2020年行至中途。回望过去半年,业务的新发展令人欣喜,集团上下迄今零感染的防控成果更让人安心与骄傲。3月,非洲疫情蔓延之初,我们已决定要做逆行者,为非洲人民提供急需的数字电视服务。我们主动选择了“hard”模式,也因此走上硬核抗疫之路。
4月初,集团根据非洲实际和业务特点,结合国内防控经验,出台了长达5000余字,共13条52项的防疫指南。而后,海外各子公司也因地制宜地实施各项规定,保护员工周全。科学防控,细节制胜,多月抗疫实践后,我们邀请10位四达人,讲述硬核防控的那些事!
非洲疫情刚开始时,我们就开始策划疫情防控方面的宣传。我们上线了《四达之声——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报道》,拍摄了30集的防疫小短片,希望能够全面地讲解疫情防护的要点。我们还制作了一批海报宣传品,海外各子公司可以在营业厅、办公室内张贴,更加简单明了地传递防护知识。
尼日利亚 ABU ERNEST
尼日利亚还没出现病例时,我们公司就已经采取了防疫措施。学习集团下发的各种宣传资料后,我们更加了解疫情,也懂得如何防护自己了。我相信,如果所有措施实施到位,疫情就不会大规模传播。我们不仅要有勇气面对疫情,更要自律,遵守防疫措施,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3月底4月初时,我们一方面大量采买口罩、护目镜、体温枪和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另一方面还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辅助治疗中药清单,整理了一份《海外新冠肺炎病毒建议用药治疗方案》,按照一人十四天治疗的规划用量,买了连花清瘟、阿奇霉素等8种药品运往非洲。
除物资外,我们也出台了灵活的考勤制度,以支持各国的防疫工作。如果有同事身体不舒服,中方员工要在驻地单间隔离,本地员工就回家隔离,每天要汇报体温。我们也提前联系了有能力治疗的医院,如果员工出现发烧症状,第一时间就能做核酸检测。为了让大家更安心,我们也承诺,员工检测呈阳性后的居家隔离和治疗期间,公司依旧会照常发工资。
从3月底到现在,我们已经陆续向海外31个国家邮寄了防疫物资,有口罩、护目镜、测温枪、药品、医疗器械等。
3月的时候,非洲各国都出台了防控举措。我们要寄的国家很多,每个国家政策都不一样,但这些物资又非常紧急。当时,我们一边和项目国同事保持沟通,另一边国内仓储部也十分给力,配合打包制单,大家一起协作,才使得这些物资能够及时发运,顺利抵达。
4月又遇上了口罩出口标识的问题。我们运往加纳的一个批次口罩带有FDA标识,结果被海关抽查时,正好赶上4月18号的新政策——出口的非医用口罩不能有FDA标识。这批货被扣下后,我们赶紧连夜联系厂家,更换了口罩的外包装,确保剩余口罩不会再有这类问题。
一直都有挑战,但最后都被顺利解决。目前,我们发往非洲的大部分物资都已被签收使用。
马达加斯加 TAHINASOA
疫情期间,公司把大门关了,把办公室和主营业厅连通,前台安排在营业厅门口。平时大家都从营业厅大门进。我们的同事一天要量两次体温,顾客则是体温正常才能进门办业务。
有过顾客体温超过37度3的情况。当时我们按照规定没有让他进门,而是向他解释了原因,并告诉他续费业务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那件事让我知道了,测体温虽然很基础,但是非常实用。我们也一直在做消毒卫生工作等防疫措施。我更加坚信了防疫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可以非常有效地保障大家的健康。
肯尼亚3月开始接送呼叫中心员工,配合他们的工作时间,白班去车站接员工,晚班送到员工家门口,尽量减少他们乘坐公共交通的机会。4月开始全员接送。中方员工一直是驻地和公司两点一线,平时不允许外出。本地员工则是按照规划好的路线一一接送。所有车辆都配备了酒精喷雾瓶,每天车辆消毒2-3次。我们也会提醒司机注意喷后通风。
所有司机也都进行严格管理。接送中方员工的司机就安排住在驻地,平时不允许外出。租车的司机晚上就把车直接开回家,避免他接触其他人。
大家心里都挺高兴的。毕竟公司负责接送,比公交车安全多了,很放心,还能节省他们平时的交通费。
坦桑尼亚出现第一例确诊时,我们就已经提前准备了足够的应急物资,米面油等储备够吃两个月。后来,总统表示不会封城。我就尽量减少出门采购次数,每周定期买一次菜,尽量减少与当地人的接触,全程防护,回到驻地就全方位消毒。除了做饭,疫情期间,我还负责驻地的消毒工作,保证大家环境健康。
疫情期间,大家吃饭都以房间为单位打饭,各回各屋,尽量减少集聚。虽然不能聚在一起了,但我感觉大家更团结奋进了。以前大家吃饭的时候讨论工作,现在就在群里讨论。好情绪和坏情绪都能传染,我们这里好情绪居多,团队和谐就干劲十足。
科特迪瓦呼叫中心负责人 李兵
呼叫中心是触及用户的一线工作场景。疫情期间,不但不能停,反而要比平时提供更好、更及时的服务。因此,科特呼叫中心营业时间一直保持在周一到周日8:00-20:00。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客户心中树立了四达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企业形象。
为了更好防护大家,所有呼叫中心员工每人每天都配发医用口罩一个,每天都要测量体温。办公室里常备着消毒水、酒精和免洗洗手液,每天上班前,保洁阿姨会用酒精喷杀消毒,晚上下班前则由最后一班下班的员工进行消毒。
公司也安排了班车接送大家。尤其是宵禁期间,我和呼叫中心经理反复讨论方案,不放过任何细节,就是为了能让大家在宵禁前及时回到家。
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着病毒这个敌人,每个人都是抗疫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会一起做好本职工作,死守防线,直到迎接胜利的曙光。
科特的营业厅一直都在坚持运营,营业员此时反而成为比较危险的工种。为了保护大家,我们每天都分发口罩,还安排公司班车接送营业员们上下班。主厅和VGE营业厅的同事乘坐公司班车,其他3个位置较远的营业厅则就近租赁班车。与此同时,所有营业厅入口都配备了免洗洗手液,营业厅柜台前设立“1米线”,每日消毒测温,张贴了防疫海报,展示电视机还不断轮播四达自制的防疫宣传片。
同事们看到了我们正在做的举措,都非常安心。记得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有一个商场出现了一名确诊病例,商场要求我们的营业厅关门。我们当天关店半天,但是后来这个营业厅的店长Aida主动跟我说“我们要坚持开门,不然,营业额会下降的。”第二天,这个店长坚持去开店,做了消毒工作后,继续营业了。在海外工作的同事都清楚,本地员工主动请求工作的情况并不多见。特殊时期,这件事情特别让人感动。
防疫工作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每天统计疫情相关信息,能够有效掌握大家的状态,同时提醒所有人从意识上对病毒保持警惕。
每天,我们都要统计员工出勤与健康状况。负责的6位中方同事需要确认各自负责部门员工的情况,并同步信息给我。同时,消毒卫生工作很重要。办公室、营业厅等场所由行政同事去监督,驻地则有厨师兼任清洁。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在我们的WhatsApp群里及时上传工作照片,照片附上时间水印,保证工作状态的真实性。我们的通勤车也要消毒2次以上,每个车都配有测温枪。体温正常,佩戴好口罩才能坐车。统计信息其实也是监督大家保持正确的防疫姿势。
卢旺达政府相对比较给力,但总体来说,非洲的防疫基础比不了国内,所以我们更要尽力做好防护,达到最好的防疫效果。每周六,我们都会开例会,根据最新的疫情情况,确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确保大家平安健康。
应急预案是对现有防控措施的重要托底,毕竟我们谁都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在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里,我们希望能够提前做好规划。
我们想到的突发情况可能是病毒大爆发,或者是因为政府不合理的政策导致的暴乱等情况。目前,喀麦隆驻地入口设置了测温和洗手消毒点,先保证所有进入驻地的人是健康的。同时,驻地的饮用水储备用量、大米及面粉等主食储备都达到1个月用量,防疫物资口罩、药物等达到3个月使用储备量。我们也备份了紧急联系电话,如果遇到员工身体不适等状况,可以及时向医疗队和大使馆进行报备。
防患于未然。我们希望应急预案能够保证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让大家时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