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重走长征路 | 纪录片《两万五千里》行进日志③
2021-06-04 10:14:49

5月20日,《两万五千里》摄制组来到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陕西延安吴起镇,这将是此次拍摄行进路程的最后一站。天公作美,陕北的天气一改之前在广西、贵州拍摄时的阴雨绵绵,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晴空万里,还有烈日下的黄土地、山坳里的窑洞和粗狂苍凉的旷世原野。

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吴起拍摄期间,摄制组来到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1935年10月19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至此,历时两年,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行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终于在这里画上句点。

 “长征路真得太艰辛了。”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副馆长郭睿在讲述红军初到吴起时的情况时,眼中一直闪着泪花。她说,“经过两年的长征,很多红军战士抵达陕北时状况非常惨烈。有些战士在爬雪山时长的冻疮一直没好,之后经过暴晒,腿部已经完全变黑,有些则露着白骨,真是惨不忍睹。当时一些小朋友在山上玩耍偶遇这些受伤战士时甚至被吓哭,因为有些战士经过两年的肉体折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在吴起镇,羊肉臊子剁荞面是老百姓招待客人的传统饭食。1935年10月18日下午,听说一群“扛枪的”即将到来,张湾子村村民像往常一样纷纷进山避难。村民张廷杰的妻子侯孝俊正在坐月子,行动不便,等张廷杰收拾妥当,带着一家大小走出院门,刚好和行军至此的十几个“扛枪的”遇个正着。一个士兵问张廷杰,“家里面有没有东西,能否给首长做点热乎饭?”听到这些“扛枪的”说话如此客气,张廷杰心里的石头就慢慢放下了。张廷杰让妻子做了一顿当地的剁荞面。毛泽东吃完面,对小战士说“一年喽,一路上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陕北真是个好地方哟!”

在当年,对于张廷杰这样的普通农民来说,所有“扛枪的”都不好惹。但遇见这支队伍,让张廷杰第一次觉得不一样。直到很久之后,张廷杰才得知那天在他家吃面的是革命领袖毛泽东。

在吴起镇稍作休息后,中央红军继续进发。1935年11月6日,红一军团抵达甘泉象鼻子湾,与徐海东率领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领袖毛泽东站在雪地里,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他说:“我们用双脚在一年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这才是真正的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终。”

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安定县(今子长县)召开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此次会议确定了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奏响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的序曲。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大后方。在这十三年里,延安经历了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的辉煌时期。

完成吴起的拍摄后,《两万五千里》摄制组的行进路程也要告一段落了。在这持续一个月的拍摄过程中,有艰苦也有欢乐。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每个摄制组成员生命里的难忘时光,长征精神也将继续激励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努力工作和奋斗。

 

《两万五千里》纪录片计划7月初在四达时代DVB和OTT双平台同步联播,敬请期待。